现代古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安行纪14古都长安我们来了 [复制链接]

1#
一、由此出发很早就有意愿要去十三朝古都看一看,透过那些老旧的历史痕迹,听一听来自八百年大周的声音,赏一赏千古一帝的风采,寻一线大汉民族的踪迹,听一阙霓裳羽衣曲的吟咏,站在黄土高原上装腔作势地喊一嗓秦腔……想必会有一线心动穿越时空,开始一段梦回唐朝的难忘之旅。这个愿望终于在瑞雪初落的日子变成了现实。感谢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感谢拥有了飞机、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使“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变成了百姓生活中的现实。从佳木斯登机,途中经停康熙大帝祖母孝庄皇后的故乡——草原明珠通辽,只五个多小时,我们就在陕西省咸阳机场平安着陆。一切只在转瞬之间。遂吟小诗一首:出发常慕中原底蕴深,文王渭水展乾坤。今随云燕长天去,一目千年问祖根。二、西安印象古城西安,像极了中国汉字,方正得近乎横平竖直,条条道路都以东西向或南北向排列,不由使人联想起“市井”一词,想必就诞生在这长安古城的道路之上吧?在当地导游们的嘴里,常用形象对比的方式向游客介绍西安,从中也向外地人暴露着作为西安人的自豪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五十年发展看深圳,一百年经济看上海,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西安。”西安绝对没有辱没这历史名城的称谓,在它的街头巷尾,无处不宣泄着历史,无时不彰显着文明。且不说那些保存良好的古城墙、曾经晨钟暮鼓的钟鼓楼、还是具有佛教象征的大雁塔……就说那些悬挂在街头的红灯笼、矗立在城墙下的玉雕塑、居民的言谈举止、车辆的文明行驶,无处不展露着汉唐的盛世之风,霸国之气,让人产生繁华千载,生命千年的感觉。以小诗记之:在长安轮回千载亦长安,生命来之可溯源。莫问曾经贵妃否,花开花落爱无言。三、碑林天气预报早已经给我们打了预防针,据悉,我们出发那天,西安将有一场小雨准备着迎接我们。下机时天空无雨,我们不禁心存侥幸。没想到那雨正盛情地等在城里,以见面礼的形式,为我们营造了一场小雨中的浪漫。碑林是我们西安之行的第一站,小雨里的故事便从这里拉开了序幕。从资料上早已得知,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多年。碑林里的字碑林林总总,这是历史最完美的记录,我们熟悉的书法大家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全部碑上有名,我们不熟悉的圣教序碑、三绝碑等等更是名惊四座。通过蹭听,我们了解到了唐玄奘的取经历程和丰功伟绩,对西方宗教之所以得到唐太宗的许可,从而传入中国也有了意想不到的彻悟。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贞观九年(公元年),传教士阿罗本历经跋涉,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京师长安的史时。据导游介绍,那时候唐朝刚刚平定了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部,西域的少数民族依然是唐朝的心腹大患。为了平定西域,打通从西安到大秦的商路,唐太宗发动了多次对吐谷浑、高昌等游牧民族的讨伐战争,从大秦来的传教士刚好可以为大唐提供情报,这或许真是唐太宗允许波斯教进入中国的一个条件?在外面的长廊里,我们还跟着其他游客请来的导游蹭来了一段爱情故事,由于时间太久,竟然忘记了主人公的姓名,很是遗憾,只好又通过有着一面之交的黄河线导游再为我们打探情况,期待不久定会有满意的答复传来。如果说西安之行尚不圆满,我想最大的遗憾便在碑林。记得临出门时老公曾经再三交待,去西安最有看头的、文化积淀最厚重的去处有两个,一个是碑林,另一个就是陕西省博物馆。只可惜初行懵懂,这两处偏偏没有掌握好游览窍门,没有沉下心来仔细参观。想必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西安对我这个来去匆匆的寻梦人有着太多的不舍,特意为我留下几处悬念,约我不日再见吧。观碑林有感如林史刻立春秋,千古洪荒意未收。我是微尘今到海,浮成一墨任东流。四、观魏碑《元珽妻穆玉容墓志》在碑林博物馆室外的长廊里,有一篇北魏碑刻《元珽妻穆玉容墓志》“字体略带扁方,结体端严简古,平正中寓险绝之态,笔致劲健飘逸,刚强中显温婉之姿,整体秀逸端雅,开唐楷先声。”跟着导游,我们了解到这篇碑文是北魏神龟二年(年)所刻,它的全名叫《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志铭》,一共有二十行,每行二十个字,是一九二二年在河南洛阳南陈庄附近出土的,曾为于右任所收藏。这篇墓志铭把我们带入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着实让人心动了一回。穆玉容出生在将军世家,她的曾祖父是宁南将军相州刺史。祖父任中坚将军昌国子。父亲如意,任左将军东莱太守昌国子。玉容生来长相俊秀,聪慧过人,打小便有与众不同的机辩之才,深得父辈同僚们的喜爱和赞誉。“一家有女百家求。”官僚们对穆家玉容的赞誉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传到了北魏景穆帝的儿子——安定靖王的耳朵里,令他砰然心动。安定靖王既相中了穆家的一门忠孝,又看中了玉容姑娘的人品和相貌,于是便托了媒人为自己的儿子元珽订下了这门亲事。据导游介绍,穆玉容比元珽年长十岁,因为本性聪明圆润,在夫家上敬公婆,下伺子女,夫妻恩爱,相敬和谐,把各种关系都处理得井然有序,得到了夫家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只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穆玉容竟然只活了27岁,重病而亡。她的夫君元珽33岁过世后,夫妻二人同葬一墓。却是:天妒英才毁玉容,青春陌路几人从。君前立定三生愿,烟雨江南好再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