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古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今天开放啦新晋世界遗产 [复制链接]

1#

北京时间年7月6日14点42分,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超越意大利成为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历史上,良渚文明曾与同时代的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并存于世。由于消失得太久,发现得太晚,它对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性被长期低估,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始于年前的殷商时期。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不仅让中国成为世界遗产数量跻身全球第一,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文明存世余年的重要例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走进良渚古城,丰美的水草、漫步的鹭鸟让你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水乡泽国,河道旁的作坊、莫角山上的宫殿,虽没有北方王朝旧都的气派华丽,却处处体现着对历史的尊重,对文明的敬畏。来不及预约前往没关系,这篇文章或许可以满足你对良渚古城的一切幻想。

5千年前的水利工程见证华夏文明起源

余载的文明痕迹、83年前得以重建天日、48小时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4小时前才上线门票预约系统。然而得见其真容者,每日不过3千人。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良渚古城从历史走入现实的重要刻度,这些刻度一定程度上也衡量着中华文明发展的长度。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遗址真实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围绕这一核心,良渚文明遍布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地区,由于辐射范围太广,对于这一文明的考古挖掘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惊喜,至今已发现余处遗址。除良渚古城遗址外,还有武进寺墩、昆山赵陵山、青浦福泉山等次中心聚落,在学界看来,良渚文明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的阶段。

在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看来,“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这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

值得一提的是,良渚古城不仅是良渚文化的权利中心,同时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遗址。

据考古学家推算,良渚古城总土方量超过万立方米,古城外围水坝工程总土方量超过万立方米,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原始社会阶段那种血缘组织做得了的,需要高度集权、精心规划、统筹组织、长期营建才能完成,这是良渚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83年的考古历史揭开良渚神秘面纱

年,年仅25岁,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先生发现良渚遗址,随后出版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由于之前出土的良渚玉器被认为是周汉之物,良渚文化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认知,学术界认为良渚出土的黑陶是北方龙山文化南渐的结果。

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爆发,从良渚文化遗产被发现到被“正名”,中间经历了长达23年的时间。年,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

良渚文化真正显露文明的曙光,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在此期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良渚反山贵族墓地、瑶山祭坛及贵族墓地、莫角山巨型土台等,清理了一批随葬玉琮、玉璧、玉钺等玉礼器的权贵大墓。

这些权贵大墓与平民墓葬出土的文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也说明,当时社会已被分裂为无权者与有权者、贫困者和富有者,以及掌控何种权势与拥有多少财富的高度分化的社会阶层。

在仅十年的考古挖掘中,良渚的外郭、水利系统的相继发现,让学界对于良渚古城的文明程度渐渐形成了共识。良渚文化是同时期中国文明程度最高的。科林·伦福儒认为,良渚文化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也是东亚最早的文明。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良渚古城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规模宏大。良渚古城由宫殿区(约0.39平方公里)、内城(约2.8平方公里)、外城(约6.31平方公里)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组成,古城外围还分布着体量巨大的水利系统。曾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张忠培生前表示,良渚古城在国内独一无二,其意义与价值可比殷墟,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二是功能齐全。仅在古城内城就发现有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考古遗迹,显示出城市文明的明显特征。

图片来源于“良渚文化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