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创‘群山之心’这个民宿品牌的时候,我并未想过‘群山之心’诗歌主题民宿会走得这么远。”“群山之心”民宿的创始人梦亦非是个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十二岁时开始发表作品,初中创办过县里第一个文学社,二十一岁创办至今仍然具有影响办的诗歌民刊《零点》,在一些文学杂志当过编辑,做过十多年自由撰稿人,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均开过专栏。其中,做了十二年的时尚评论,写了五十多本书。
理想民宿从“夹缝”中起航
“我从未想象过自己会投身于民宿业。”梦亦非坦言道。做过多年时尚评论、酒店评论,喜欢乡野型精品度假目的地酒店的梦亦非,于年开始修造第一个店——“群山之心夹缝岩”店。从开挖地基到装修完毕,因为不通公路,肩挑马驮,花了整整六年时间,这座实现梦想的建筑才修建完毕。
“如果说是什么促使,那就是想在大自然中让更多人诗意栖居,让乡村文化得到加强,给乡村引入更契合这个时代的文化因子、从而得到外部力量的加持。”梦亦非这样形容自己的建造初衷,“中国的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空心化很严重,乡村文旅则是解决空心化的有效方式,我自己生在乡村,在乡村生活许多年,对乡村是有情感的。所以,从乡村文旅的角度参与乡村振兴,是我的兴趣与情怀点所在。”
每年,梦亦非都会在夹缝岩店做一些全国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们参加的诗歌活动。
“群山之心系列民宿的灵*是文化,文化才是乡村文旅的关键词,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让群山之心变成一个‘文化平台’,做艺术展、做文学研讨论会、文化沙龙、读书会等。”梦亦非笑道,所以文学界的名家们开玩笑说:群山之心把作协文联的活都干了,业界也认为,群山之心是举办了很多文化活动的民宿。
梦想在建造中延续
梦想中建筑物的落地一旦开始,便难以中止。
“群山之心”继续延续着它的美丽之途。接下来,就有了“群山之心”的甲乙店、“群山之心”西江店、“群山之心”梵净山店。
因为情怀,梦亦非的“群山之心”完成了围绕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镇远古城等贵州主要景区的旅行环线。也因为情怀,“群山之心”积攒了深层的文化界基础、资源,品牌,得到了良好的口碑传播。参加活动的名家们,在此体验到了贵州乡居的美与诗。
在此过程中,梦亦非还创立了“碧城Hestie”这个品牌,其中包括精品度假酒店、茶业、文化创意、农产品等领域产品。原来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梦亦非就开始在长诗、长篇小说中塑造“碧城”这个大IP。碧城在地域上,主要指的是三都、都匀、独山这块贵州黔南神秘之地。Hestia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家庭女神,改动一下变成hestie,用来做碧城的英文名。他说:“民宿也是另一个家,所以,倒也很适合。”
“事实上,从西江店开始,我们就已把环线产品作为主打,在单店迎客的模式上,往前迈进了一步,从‘住店’到‘深入贵州诗意之旅’。”梦亦非说。
“其实,梵净山店是一个试验点。一整个寨子的改造,涉及的领域、范围、太多了,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我们做成了。”梦亦非说,“它应该可以为乡村振兴、规划提供一个示范点。它的确是一个乌托邦,一个梦想村落!”
年10月30日,“群山之心”获得了中国民宿界的大奖——“黑松露奖”,这个奖项使得“群山之心”在业界获得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