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古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移风易俗润人心,文明新风满古城西部文明 [复制链接]

1#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http://m.39.net/news/a_5959473.html

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少了,丧事“一碗端”的多了;比阔气讲排场的歪风邪气少了,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多了……全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暨移风易俗工作会议召开后,古城镇不断将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厚养礼葬、勤俭朴素的乡风民风逐步形成。

组织保障,细耕“责任田”。古城镇多次召开*委会和全体干部会议安排部署移风易俗工作,成立婚丧礼俗改革工作巡查小组,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各相关站所、管区按照任务分工、责任到人、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镇*员干部带头签订婚丧礼俗改革承诺书,严格落实红白喜事报备制度,切实把好事前报备、事中监管、事后“曝光”等关键环节,确保工作抓实、抓细。

宣传引导,打好“舆论牌”。古城镇因势利导,强化媒体宣传,线下利用村村响、流动宣传车、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等形式;线上利用古城镇*务、工作群等宣传载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群众增强主体意识,自觉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理念送到“田间地头”。截止目前,该镇共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余份、悬挂条幅条、出动宣传车30余次。

加强管理,紧绷“文明弦”。派出所、市场监管所、民*所、管区联合行动对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用品的丧葬市场进行专项清理整顿,规范殡葬用品市场秩序,对全镇纸扎店和棺材铺下发了整改和关停通知,严禁制作销售棺材和除花圈、纸楼、香伞以外的纸扎。全力推进骨灰堂和公墓建设,进一步整治散埋乱葬现象,大力提倡厚养薄葬观念,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民自治,激活“一池水”。利用村“两委”换届有利时机,积极推广村民自治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职能,组织各村制定符合本村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明确婚丧事宜规定、办事程序、酒宴标准和奖惩办法,主动作为,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形成“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机制,逐步构建治理有效、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莘县*务新媒体出品

来源

古城镇

编辑

孟虎

审核

郝林

作者/来源:莘县电视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