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三十人”论坛推荐行业读物,华高莱斯最新知识成果《未来十年的旅游》正式出版啦!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华高莱斯栏目正式推出网络版!与以往以“案例”发布为主不同的是,《未来十年的旅游》将针对中国国内旅游,系统阐述旅游前沿发展趋势,旨在为旅游业内人士“答疑解惑”。本书将从旅游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更高的维度——社会发展进程、科技发展对消费形态的塑造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旅游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分“新资源观”“新传播观”“新客户维度”以及“新时空观”四个篇章对旅游行业如何实现“范式转换”进行系统阐述。最终,为读者展示出未来中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目录
开篇低垂果实的时代,结束了1.低垂果实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应该如何规划未来十年的旅游?第1章新资源观2.未来十年,还有什么能拿来做旅游?3.弱势资源,如何强势抢占旅游者的大脑?4.文旅时代,你会讲故事吗?5.农业旅游发展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美?6.离城近,算得上优势吗?7.景点和配套,到底谁更重要?第2章新传播观8.未来十年,旅游靠什么传播?9.一条宣传语能活多久?10.我们还需要旅游宣传画吗?11.旅游营销还需要“大V”吗?12.为什么IP是旅游传播中最难的事?第3章新客户维度13.未来十年,如何“捕捉”客户?14.兴趣狂热粉15.知识拓荒侠16.时代怀旧者17.悦己主义者第4章新时空观18.未来十年,成功的旅游地什么样?19.夜游中,怎样才算是一场好“秀”?20.旅游地的旺季与淡季,是否需要平衡?21.旅游地的“全域”发展,会过时吗?
作者丨郝荣福华高莱斯董事副总经理
图片丨1/6图片工作室
假如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偏偏是与《陋室铭》反着来的——“没有仙的小山,没有龙的小水潭”,唯一说得上的就是比邻大都市。这是否能算发展旅游的优势?
答案很明确:“算,当然算!现在算,将来更算!”为什么?因为旅游本质上就是城市化后的产物。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人口越聚集,城市财富越增加,人们去城外休闲的愿望就越强烈。那些比邻大城市的小山小水,都有可能因为“近”而率先迎来城市人的旅游消费。展望未来十年,城市会变得越来越大;城市周边的“小山小水”们,将迎来新的发展红利。
具体而言,开篇中已经提到,中国城市化即将迎来全新2.0时代——“超级都市圈”时代。从“城镇化”到“都市圈”,“超级都市圈”带给中国城市化全新变化——在城市化1.0时代,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人口是由“乡”到“城”流动的时代;而城市化2.0时代是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群,进而带动区域发展,人口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特大/超大城市”流动的时代。未来的“超级都市圈”时代,都市圈内部瞄准中心城市人群、环绕中心城市周边出现的“大都市微旅游”(CityBreak)必将从萌芽形成期进入蓬勃发展期。
“大都市微旅游”就是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全新休闲旅游:第一,“近距离”——不去太远的地方,车程一般为1-2小时,出行空间以城郊为主;第二,“短时间”——无须太长时间,停留时间一般为1-2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三,“度假感”——不在乎旅游目的地,更看重旅游体验感。可想而知,当城市越来越大,单体的城市变成由若干城市组成的“超级都市圈”时,将有更多中小城市、更多乡村成为“超级都市圈”中的“特大/超大”城市的郊区,从而迎来全新的旅游机遇。
可以说,“超级都市圈”时代就意味着可能有超级多的都市人群到城市周边地区出游;可以说,离城近,真的越来越成为优势了。
但是,作为城市郊区是否真正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把优势转化成旅游消费的真金白银,就必须将“超级都市圈”的“两面性”看得清清楚楚。
1.“超级都市圈”时代,“时空观念转变”,大都市郊区面对新挑战
众所周知,交通一体化是都市圈发展的头等大事。“超级都市圈”时代,交通强国战略之下,随着“全国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基本形成,便捷发达的一体化公共交通建设必将模糊城市边界、改变人们的时空观念。未来十年,衡量距离远近,不再是“空间概念”,而是“时间概念”。
1)距离大城市近了,反而有可能造成大都市游客“三过此地而不入”的尴尬境遇
时间概念之下,“中国速度”让都市圈时空距离缩短。从“2小时公路圈”到“1小时高速圈”再到“半小时高铁圈”,距离越来越近了。结果呢?却往往事与愿违:离得近了,大都市游客路过却不停留了。
以大台北都市圈内的宜兰县为例:年6月16日,台湾地区最长的公路隧道——雪山隧道全线通车。由此,从台北市到宜兰县的路程时间从2-3小时缩短至40-50分钟。“1小时交通圈”让游客增强了到宜兰县旅游的意愿,但减少了在宜兰县的停留时间。数据显示,雪山隧道开通前,游客停留时间以“三天两夜”居多(44.07%),“两天一夜”次之(35.03%);但雪山隧道开通后一年,游客停留时间却以“两天一夜”居多(42.37%),“一天来回”次之(28.81%)。
宜兰
大家都知道:只有留住住宿,才能留住休闲经济。只有延长停留时间,才能增加消费深度。游客停留时间缩短,不住或者少住,一定会给大都市郊区带来巨大的旅游经济损失。由此可以看到,虽然从台北市到宜兰县的交通时间缩短了,反而造成台北市游客在宜兰县的停留时间缩短,导致宜兰县的旅游收入受到影响。
随着中国交通强国战略落地实施,这种“跨过不停留”或者“停留不住宿”的情况,也很有可能成为大陆地区很多大都市周边地区的旅游困境。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张家口融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乌兰察布和大同打通北京“2小时交通圈”。三座旅游城市在欣喜之余,也应保持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因为京张高铁开通至今,已有相当数量的北京“滑雪粉”不再夜宿崇礼,而是当日往返,因此,虽然上述城市将迎来北京的游客,但若想留住他们进行深度消费,则挑战性巨大。
2)选择多了,大都市游客来过却不再来了
由于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在同样的时间内,大都市人可以去的范围更广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翻倍的郊区旅游放在都市消费者面前时,结果可想而知:选择多了,大都市游客来过就不再来了。
以京津冀都市圈·古北水镇为例,这个定位于“长城脚下星空小镇”的明星项目,从年开始营业至今,前四年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但随着古北水镇走红,北京周边诸如灵水古村、滦州古城、正定古城、暖泉古镇和胜芳古镇等一系列拼空气质量、拼星空夜景和拼北方水乡的同类项目大量涌现,市场竞争压力日趋加剧。与此同时,上述很多竞争项目由于高铁、高速开通,快速拉近了与北京的时空距离,使北京游客的选择日趋多元。受上述两大因素影响,近两年古北水镇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游客数量自年冲顶之后,年同比下降6.85%,年上半年更同比下降8.81%。与此同时,营业收入自年冲顶后,年上半年同比下降8.04%。
古北水镇
综上所述,城市化2.0时代,“超级都市圈”的确带给大都市郊区不小机遇。离城近,绝对是优势。“大都市微旅游中心”(CityBreakCenter,CBC)必然得到蓬勃发展,但“超级都市圈”也给大都市郊区带来很大挑战——未来十年,“大都市微旅游中心”很有可能由于竞争项目层出,而从蓝海变成红海。
CBC典型案例——新加坡金沙湾
面对上述挑战,都市郊区必须升维思考——创新CBC模式,从而真正利用好“离城近”这一优势。
华高莱斯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权必究。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