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古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蔡艳打造优学婺城幸福城高水平建设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治愈么 http://m.39.net/pf/a_4791307.html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双城战略赶超图强,教育图强必须一马当先。日前,婺城区委书记蔡艳在婺城区教育发展大会上发表题为《打造“优学婺城·幸福城”高水平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讲话,我们摘编如下:

婺城区委书记蔡艳

这是一次集全区上下智慧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特点:一、新时代第一次;二、规格高;三、规模大;四、调研深;五、举措实;六、干货多。所以,特别重要,事关长远,大家期盼的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民满意导向,全面研究部署新时代我区教育现代化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树立打造“优学婺城·幸福城”,高水平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的发展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教育图强而奋斗。

一、提高*治站位,全面重视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之大计、国之大计。”

(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治担当。一是中央高度重视。去年9月,*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确立了教育新定位、战略新安排、改革新举措,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召开的第一次教育大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2月,中央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年)》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和目标任务。6月23日,*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明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举措,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依据。二是省委明确要求。3月22日,省委、省*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省委车俊书记在教育大会上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我省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明确指示,要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三是市委总体部署。5月10日,市委、市*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市委陈龙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品质教育”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地位、总体布局和目标任务。会上,我也代表区委、区*府向市委、市*府作了“加快基础教育重点县摘帽、建设‘优学婺城·幸福城’”的郑重表态。

(二)是婺城图强“双城”战略的使命担当。双城战略的要义,教育当自强。图强路上的婺城人,教育人需更图强。(飞扬智能制造小镇,2月23日两会上提出概念,4月4日项目签约,5月9日开工建设,5天完成土地报批,68天开工建设,至今仅天,明天将参加特色小镇培育答辩。西郊村征迁,攻坚任务数户,闻家区块15天完成签约清零,征迁期间,创造了一天签约36户、三天签约户的速度,目前已签约户,签约率99.48%,其中,四个老村签约率99.08%;两个新村签约率%。城北环城二小周边地块征迁土地92.6亩,5月20日后垅、方井头通过征收方案,7月3日被征收土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已全部拆除,仅历史44天。垃圾分类工作,7月1日召开万人启动大会,一周之内陆续召开12场会议,5场大型活动,启动了“万名*员连心大家访”,提出了垃圾分类“三字诀、七部曲”。全区75件积案中,化解类36件,已全部化解。展现了婺城效率,展现了“一天不耽搁,一刻不耽误”的“婺城速度”。)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忠诚担当、拼搏实干、可爱的婺城干部!教育是最耀眼的“金名片”,婺城自信的最好表达。教育是“双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工程。“婺城图强”必须做到教育必须先强。

(三)是满足群众对满意教育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38万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这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高品质生活,幸福所系、家庭希望,家族兴衰所系,民族兴旺所系。教育是幸福的代名词。教育是创造幸福的梦工厂。全区上下唯有拿出更高、更快发展婺城教育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激发和唤起齐心办教育、共同抓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横下一条心、定下硬规矩、狠下真功夫,才能抓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工程、民生工程,为“双城”战略落地成景打造坚实的基础。

二、坚定发展信心,婺城教育基础好实力强

长期以来,婺城教育就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历届区委、区*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育,一以贯之地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做好“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两篇文章,在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我区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浙江省教育强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回顾历史,婺城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几个方面的特点,体现在“七个有”:一是有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婺城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名人云集,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二是有一批优质的品牌学校。婺城名校众多,傲视群城,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金华无出其右。三是有一批响亮的教育品牌。我们坚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打造人文校园,“一校一品”特色显著。四是有一套富有成效的机制。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积累了一批成熟的、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机制。健全完善了立德树人机制。五是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系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目前全区拥有一支*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良、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六是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七是有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格局。

回顾过去,我们成绩斐然;总结经验,短板也依然突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要牢牢把握*管教育原则。要把*管教育作为最大*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扛起为*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围绕9个“坚持”、6个“下功夫”,始终坚持*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使教育领域成为*领导的坚强阵地。要牢牢把握教育优先原则。教育是民生根本,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把促进教育公平置于突出位置,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使教育同“双城”建设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原则。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教育之根本。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原则。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高质量就是要“现代化、竞争力、优质均衡性”为目标,扬长避短,变短为长,加快名校、名师、名品工程建设,“勇争一流、走在前列”的精神高标准定位、高起点推进婺城教育工作,加强教育教研,着力在特色性、创新性、均衡性上下功夫,推动婺城教育继续走在前列。积极培育“一校一品”,推进民办教育、社会教育、特殊教育多样化发展,提升特色性。推动“互联网+”教育,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创新性。深入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城乡共同体办学等新模式,加快农村学校软硬件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均衡性。要牢牢把握教育为民原则。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着力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及时掌握和解决教育难题。“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委*府满意”的目标努力。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尊师重教。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大家访”工作,让家长放心、社会安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自觉遵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职业规范,坚定教育理想,忠诚教育事业,为民而教,为民而育,赢得全社会真挚尊重。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的原则。改革是动力,创新就是竞争力。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学习为生命线。

三、拉高发展标杆,高水平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

为婺城人民谋幸福、办好婺城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区委、区*府和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经过区委区*府的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婺城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就是以打造“优学婺城·幸福城”为统揽,以建设“基础教育标杆区”为核心,高水平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总的口号是:教育最强,百姓幸福。实现路径是:坚持6条原则、打好三场战役,实施5大工程,完善3大保障(机制)。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担负核心之责有要求。市委市*府提出要打造“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目标,我们作为金华市区的核心区,八婺大地的长子,必须要扛起核心区之责,优先发展教育,走到全市前列,展现核心作为。二是“双城”战略有路径。区委提出“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的“双城”发展战略,打造“优学婺城·幸福城”是其中应有之义,就必须要让教育走在前列,这也符合市委市*府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要求。提出这样的目标,三是人才资源有优势,婺城教育经过多年的积淀,教育人才队伍年富力强,结构合理,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强;区域内还有浙师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源源不断地为婺城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为我们储备了大批的年轻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教育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未来三年,我们要切实按照打响“优学婺城·幸福城”(优学优教优品优校优环境),建设“基础教育标杆区”,高水平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着重打赢“三场硬战”(确保打赢年省基础教育重点县摘帽歼灭战,确保打赢年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创建攻坚战,确保打赢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大会战)。全力实施五项工程(“”的工作体系):一是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工程。二是全力实施名校示范工程。三是全力实施教师队伍引育工程。四是全力实施教育环境优化工程。五是全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

四、齐抓共管,全面加强教育保障

要着重创新三大教育机制,加强对“五大工程”的保障:

一要完善教育领导保障(机制)。*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的领导,*是最高*治领导力量”。因此,我们要切实落实总书记要求,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坚持四套班子“一盘棋”谋划,不断汇聚教育事业发展合力。我们已经成立了由我和区长共同担任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抓好谋划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常委会两个月听取一次教育工作汇报制度,讨论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健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月一次议事协调制度,加强对重大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研判、*策协调、统筹推进力度,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机制;完善常务会每两个月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制度,讨论解决教育投入、建设等问题;教育局更要定期研究、定期会商研判教育发展;新闻媒体要做好宣传报道,讲好教育故事,奏响发展教育、振兴教育的最强音;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定期关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