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偶尔有细雨在杭城落下,此刻正值万物繁盛之时,树木愈加苍翠,林密而知夏深。总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走走看看,恰好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这个年轻的公园进入了我的视线。
为什么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是一个年轻的公园呢,因为它开放的时间距现在差不多正好两年,年7月8日开放,两年对于一个遗址古城公园来说,真的是年轻的紧,而对于良渚年的历史来说,那就是一眨眼的瞬间。
良渚,是《国家宝藏》中浙江省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良渚玉琮王”的发掘地,良渚古城也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在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的那个时代,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信仰中心。
其实早在多年前,良渚遗址未被发现时,西方的一些学者总是对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嗤之以鼻,而到良渚古城遗址被发现,部分考古内容被公开后,我们给那些西方“专家”狠狠地还以颜色,向世界宣告这里有着年前良渚人生活的痕迹和状态。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我们常见的公园不太一样,古城遗址的珍贵性、脆弱性,让公园在设计和建造中,都遵循着“保护第一”的宗旨。建立在考古研究的基础上的遗址公园,没有游乐的场所,也没有华丽的亭榭楼台,只有被保护得好好的、就如最初发现时样子的良渚古城遗址。
走进遗址公园,历史的味道扑面而来,伴随着的是眼前的震惊。不算高的城墙(约4米),将这个良渚古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古城只有一个陆上的城门,但却有八个水门,如此先进的设计,让古中国的文明展现的淋漓尽致。这年来,古城经历了多少风雨,最后在这里留下了惊艳的一笔。
良渚古城代表了当时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这是超时代的,据考证,城址的面积非常大,还划分了内城、外城、宫殿等区域,而在古城最中央的位置,就是宫殿,应该是当时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的居所。
步行前往宫殿区,宫殿区就在莫角山,处于古城的中心,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城,也是规模最大的史前宫殿区。
站在莫脚山宫殿遗址高地,视野极其开阔,城遗址的轮廓尽收眼底。站在此处,环顾四周,前方荒草中的凸起物就是被水路中断的内城墙,极目远眺,那是云雾缭绕的东明山,可以想象当年的良渚最高统治者站在此处,那一种“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的感觉,油然而生。
纵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心中总有一丝遗憾,为何年前如此强盛的良渚文化,最终消失不见,既没有持续存在又没有衍化过渡到下一个文化,就这么突然断代消失了。最多的说法,天灾如洪水、人祸如战争让良渚文化消失在历史上,甚至有学者提出当时的良渚最高统治者贪图享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了非生产的工艺品加工(那些精美的玉器等),最终民不聊生,导致了灭亡,我不敢苟同,而聪明的读者们,你们觉得靠谱吗?